當前位置:首頁 > 文獻

江西省積極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

2022-12-23 來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簡報〔2022〕第67期

  江西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發揮好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以“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持續推動思政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加強組織領導,凝聚“辦好思政課”的合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試驗區建設,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江西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著力推進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方面改革試驗,進一步強化思政育人主體責任,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全省改革一盤棋、思想一條心、行動一個調。一是探索新型教研。聚焦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省級層面建立5個課程組、14個教學片區,增設片區秘書單位,形成5個“組長+牽頭+秘書+參與”的教學共同體。建立省級抓總、組長單位統籌、牽頭單位推進、秘書單位實施的工作機制,完善“周—雙周—月—季度—學期—學年”教研制度,實施“一專題一備課”計劃,壓實各類主體教研責任,已舉辦200余場集體備課、120余場聽課評課、63場教學展示等活動,推動實現“有組織的教研”制度化常態化。二是改革課堂教學。完善片區課程統一協調、師資統一調配機制,建設專職教師、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共同參與的專題教學團隊,打造“一課多師”新型教學模式,推動改革由點到面全面推進。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在省內10所高校試點“思政課教師+”的“雙師同臺”教學方式,組織思政課教師與黨政部門負責同志、專業課教師等通過多種方式共學政策、共話成就、共議熱點,攜手打造思想碰撞、互學互鑒的交流平臺。三是創新實踐育人。在5個組長單位試點組建跨部門、跨院系、跨學科的實踐教學團隊,挖掘課程教學專題中的實踐主題,統一設計教學大綱、課程教案,推行“團隊化、課程化、項目化”實踐教學方式。打造“贛菁歸巢”“紅心追夢”“青春尋跡”等一批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學分(學時)互認機制,推動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同頻共振、協同育人。

  匯聚多方力量,拓展“講好思政課”的資源。堅持“立足校園建資源、跳出校園找資源”理念,積極引入各方面資源,努力構建上下協同、一體貫通的資源建設模式,支持保障思政課越辦越好。一是建好課程教學資源。升級思政課資源庫,建設集備課教研、學習評價、質量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大思政課”一體化數字平臺。統籌資源建設選題,按照“專題+問題鏈”形式組織修訂教學資源,建成60個專題、205條問題鏈及其配套教學資源,分課程分專題供給近2萬個優質課例,使用量已達154萬余次。二是選好專家團隊資源。結合專題教學,累計選聘450余名黨政機關干部、專家學者、模范人物等擔任特聘教授,走進校園專題講授黨的創新理論、政策動向和實踐成就等。選聘1000余名優秀專業課教師等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專題講授前沿學術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已累計授課1500余場,覆蓋師生達89萬人次。三是用好社會平臺資源。建設10個省級紅色文化育人實踐基地,推動每所學校至少設立1個“家門口”專題教學實踐基地,讓學生近距離感知黨的偉大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構建多維立體學習資源,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線上線下一體開展“紅色走讀”主題活動,讓學生“云游”革命紀念場館,線上賞析紅色影片,情境式誦讀紅色經典,引導廣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深化改革創新,提升“學好思政課”的效果。強化方法改革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思悟信、躬身實踐,努力讓學生理論領悟更加深刻、學習展示更加精彩、實踐體驗更有收獲。一是創建自主學習微課堂。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建成665個學生理論學習社團、1500多個理論宣傳組織,通過朋輩引領帶動身邊同學共同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親身感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非凡成就。二是創設學思悟信小課堂。探索建立“師生同臺”示范課堂,讓學生走上思政課講臺,培育“學生講評+教師點評”“講臺上的青年”等一批特色示范項目。常態化舉辦“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巡演,組織舉辦“流動的思政大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三是打造實踐體驗大課堂。開展“一線課堂”活動,組織1800余個師生團隊走進農村、社區、企業,聆聽一線故事、分享一線收獲,打造656個精品案例。設置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10余個實踐專題,探索“群眾點單、學校派單、學生接單”的實踐育人模式,引導全省近30萬名大學生走進基層、服務群眾,在社會實踐大熔爐中長見識、增才干、強本領。

  建強師資隊伍,夯實“上好思政課”的力量。牢牢抓住教師關鍵隊伍,重視梯隊建設,著力打造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師資力量。一是積極選育名師骨干。實施思政課教學名師培育計劃,通過配備責任團隊、委托教研項目、研學研修等方式,大力選拔培育優秀思政課教師。建設多個思政課教師“名師工作室”,明確青年教師培養、師資培訓、對口幫扶、示范課程建設等重點任務,切實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二是服務教師成長發展。啟動思政課教師數據平臺建設,圍繞教師成長發展要素,向教師精準推送學習資源,為思政課教學改革賦能提效。打造崗前、專項、示范等全員培訓項目,設立思政課教學研究專項等,出臺職稱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政策,切實保障思政課教師各項待遇保障落地落實。三是推動整體能力提升。建立常態化聽課制度,統一規范聽課記錄表,推動思政課教師全員融入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組織4000余名思政課教師,緊密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自選專題、全員“曬課”,積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持續提升思政課教師鑄魂育人的能力水平,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