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前夕,澎湃新聞記者從民進中央網站獲悉,民進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關于加強基礎教育教研工作 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民進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我國有一支數以十萬計的專職教研人員隊伍,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專業力量所無法比擬的。經過70余年的發展,我國在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基礎教育事業中,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促進了教育的均衡與發展,實現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整體提升,完成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教研工作功不可沒。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史實踐表明,我國的教研隊伍是保證我國課程教材教學改革、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量,教研制度已經成為中國特色教學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基礎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不可替代。
民進中央指出,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發揮教研支撐作用”提出了具體要求。同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提出,教研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四個服務”。這一系列文件對充分發揮教研工作重要專業支撐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但目前我國教研工作和教研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教研管理體系仍不完善。本輪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后,原本獨立的教研部門很多被并入以科研為主體的教科院或以教師培訓為主體的教育學院及教師發展中心,成為其中一個職能部門,導致教研工作職能定位不清晰甚至明顯弱化。
二是教研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我國教研員沒有嚴格的、明確的專業標準,教研員的遴選、培養和退出等機制不夠健全。不少教研機構沒有做到分學科分學段配備專職教研員,一些薄弱學科甚至出現沒有專職教研員或者沒有教研員的狀況。教研員還缺乏專業的發展機制,其業務能力的提升和培訓缺乏制度保障,針對教研員的培訓項目并不多,教研員本身的專業能力提升與普通老師相比相對滯后。教研員的考核激勵機制仍不夠健全。各類榮譽表彰、人才稱號很少考慮教研員,教研員成長缺乏激勵機制。對教研工作的考核也缺乏科學標準,新的教研員職稱很難晉升。
三是教研工作實效性有待提升。教研方式的科學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是教研工作取得實效的內在要求,然而一些教研部門的教研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到教師作為成年人學習的特點,對一線教師缺乏必要的吸引力,教研工作方式一成不變,缺乏創新,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不強。
為此,民進中央在上述提案中建議:
一是進一步強化教研工作職能。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研工作體系,對新時代教研工作的創新開展和有效開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后,應強化教研員隊伍“四個服務”的教研職能。教研機構建設和發展情況各地存在較大差異,需要統一標準、強化職能、加強建設。教研工作要有效開展,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和加大經費投入。建議將教研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范疇,通過督導評估推動地方人民政府對教研工作的重視和投入,從而保障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是明確教研員隊伍建設專業標準和具體要求。教研員一直沒有出臺相應的專業標準。什么樣的人可以成為教研員,教研員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專業素質,教育行政部門需要研究出臺嚴格、明確、科學的專業標準。各地應該盡可能分學科、分學段配足配齊配強專職教研員。對于不適合繼續從事教研工作的教研員,應及時調整出教研員隊伍。建立教研員全員培訓和考核制度,持續提升教研員的專業能力。
三是強化教研工作轉型,不斷提升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教研工作應與時俱進,推進由研究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由基于經驗向基于事實和數據的教學研究轉變,由注重統一性的教學要求向注重個性化的服務轉變,由單純教材教法研究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轉變,由基于傳統教學模式向基于信息化教學研究轉變,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澎湃新聞記者 王?。?/p>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